事迹年表 – 顾景舟生平

顾景舟(1915—1996)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紫砂艺术大师,被誉为“壶艺泰斗”。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顾景舟的生平进行简要梳理:从其早年学艺、潜心制壶,到中年时期的艺术成熟与作品代表,再到晚年在传承紫砂工艺、推动紫砂艺术走向世界方面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年限线索的叙述,展现了顾景舟在不同时期的艺术追求与社会影响,为理解其艺术成就与精神价值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顾景舟出生于宜兴市川埠乡上袁村一个紫砂世家
原名锦洲
父亲顾炳荣(1891 – 1968年)
母亲魏氏
祖母姓邵
顾景舟为次子,后来哥哥去世,成为家中长子
兄弟三人,依次为:景舟、陆洲、锡洲

就读于宜兴县第六高等小学堂(前称东坡小学),跟随校长吕梅笙学习
改名为景洲
学习课程除“四书”、“五经”外,还学习英文、日文、数学、中外历史与地理、体育、音乐等

从东坡小学毕业后,又继续读了3年

因家境日渐窘迫,无法进入中学继续深造,在家跟随祖母邵氏学习紫砂工艺
刚开始用“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底印

父亲请储铭(又名辣根)到家中教其学艺,两年时间,技艺之非凡,让人刮目相看
取艺名“曼晞”,用“曼晞陶艺”等底印

被聘请到上海郎玉书之郎氏艺苑,专门从事仿古制陶,与王寅春、裴石民、蒋燕亭等共事
其间临摹过陈鸣远、邵大亨等人的作品,技艺突飞猛进
用“武陵逸人”底印

从上海回到乡下

不幸患天花,病愈后专心制壶和学习,积累了广博的知识
与邵全章、邵茂章友善

应聘到上海标准陶瓷公司当模型技师
作品有高线三足提梁壶、洋桶提梁壶等
署号“自怡轩主人”
有闲章“得一日闲为我福”(仿文彭)

在家乡生活艰难,期间制圆竹段茶具等
用“瘦萍”、“老萍”底印
以“萍”寓漂泊不定之意

为宜兴土改所所长制洋桶壶
有闲章“足吾所好玩而老焉”(仿邓石如)

应周志禄和徐祖纯之意,为农民银行座谈会制纪念仿古壶百余把
这是顾景舟一生中唯一得一次大宗产品

抗战胜利后往返上海和宜兴之间,做石瓢壶
吴湖帆、江寒汀等沪上书画家为之书画
用“荆南山樵”、“荆山壶隐”底印

被顾浩元推荐去上海天原化工厂应聘,考试合格,但体检时被发现有肺结核,而最终没有录用

回到家乡戒烟养疴,工作之余在家种花养鱼
收徐汉棠为徒
徐汉棠为顾景舟大弟子
顾景舟住在上袁村,徐汉棠住在蜀山,隔三岔五就会去顾景舟家里接受指导
期间有作品莲蓬等摆件

参加组织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任合作社生产理事委员兼技术辅导员
作云肩三足鼎壶等
从上袁村搬家到蜀山

陶业生产合作社设立“紫砂工艺班”,招收第一批学徒
李昌鸿等人从师学艺
顾景舟是合作社七老艺人之一
开始用闲章“啜墨看茶”

紫砂工场上升为宜兴紫砂工艺厂,11月招收第二批学徒
高海庚等四人转到顾景舟名下学艺
与带队来厂实习的中央工艺美院高庄教授结为知交,两人合作设计“提璧壶”,并有顾景舟制作
被国家授予“老艺人”称号,是当时工艺美术行业中的最高荣誉
过继二弟顾陆洲的儿子顾燮之为子

积极参与紫砂成型注浆、轱辘车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
被打成“右倾”典型,工伤,确诊为脑震荡

任紫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布置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的餐具及高档花盆

紫砂处于低潮时期,这期间他专事产品打样设计,改进紫砂专用工具
在随后的几年内,遍访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鉴定品评,弘扬紫砂艺术不遗余力,并带领技术人员到其他陶瓷产业区考察

紫砂工艺厂成立紫砂研究室
成员有顾景舟、徐汉棠、沈遽华、许慈媛

与徐义宝结婚
顾景舟虚年五十,徐氏小顾景舟十一岁
由于外贸订货,向周正严等六人传授大件花盆的制作技艺

被造反派当作“反动权威”、被污蔑干过伪保长而被揪斗

顾景舟父亲顾炳荣去世

母亲去世

创作雪华壶、提璧茶具、上新桥壶、并做石瓢壶、中石瓢壶

做小寿星壶
多次参加宜兴地区古窑址的发掘研究工作
对蠡墅羊角山宋代紫砂窑遗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

香港实业家罗桂祥先生定购工艺师作品,并提议仿制历史名作
紫砂工艺厂筹组“特艺班”

带领“特艺班”成员复制历代名作,并为成员做技艺传授
陆续创作“矮僧帽壶”、“汉铎壶”、“圆钟壶”、“矮井栏壶”、“乳鼎壶”、“供春树瘿壶”等

与徐汉棠、高海庚等人首次赴港,参加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
为香港茶具博物馆藏品作鉴定

被评为工艺师
10月,紫砂工艺厂在北京故宫举行紫砂精品展,顾景舟负责布展,并为故宫紫砂博物馆藏品作鉴定

担任紫砂研究所副所长
陪妻子去上海治病,寄宿淮海中学,期间作鹧鸪壶数把

妻徐义宝在丁山联合医院病逝
是年农历九月是顾景舟七十寿辰,作七言绝句一首:“五十余载竞抟埴,却忆年华已古稀。鲁阳奋戈犹未晚,愿留指爪踏雪泥。”用以自勉
此后用“景舟七十后作”、“壶叟”底印
“壶叟”之印原是用于上海仿制的供春款作品,老年时则干脆作为自己的别号,用于自己作品底印

任紫砂研究所技术副所长、企业经营集团高级顾问

做玉璧盖提梁壶等,任紫砂研究所名誉所长

4月被轻工业部授予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应锦锋公司之邀,第三次访问香港
做高僧帽壶、如意仿古壶、此乐壶
并题写装饰金文饰文
晋升为高级工艺师

参与朱屺瞻先生百岁寿辰纪念壶的活动,为艺术顾问,并提写相关证明书

做仿古壶等
与徐秀棠、李昌鸿合作编著《宜兴紫砂珍赏》,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做鹧鸪壶(韩美林题字),福寿夙慧壶(刘海粟题字)
邮电部发行四枚紫砂邮票,内有一张为顾景舟的提璧壶

作为宜兴紫砂陶精品展代表团成员访问台湾,受到热烈欢迎,期间曾参观“中国古今名壶珍品展暨王度先生紫砂珍藏展”
做“虚扁壶”

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因肺气肿导致肺功能衰竭,病逝于宜兴市第一人民医院
享年八十一岁

在宜兴紫砂工艺厂内举行顾景舟追悼大会,江苏省工艺美术总公司副总经理马达、无锡市统战部副部长王德基、宜兴市领导李志浩、吴国成、倪全喜、钮颂坚及工艺美术大师们共千余人为一代宗师送行

本文内容取自 “徐秀棠 山谷 著 《紫砂泰斗 顾景舟》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年4月第1版”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
首页
分类
拍卖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