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大彬 – 顾景舟生平

本文概述了顾景舟对时大彬艺术成就、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紫砂发展的影响的认识。顾景舟认为,时大彬不仅在器型创制与工艺技法上达到了极高水平,以及其对紫砂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

揣摩时大彬的壶及明代民间的传器,可以看到时大彬后来的制作方法的确有了突飞猛进。最大的改进是用泥条镶接拍打凭空成型。紫砂艺术发展到这一阶段,才真正形成宜兴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技术体系。这种高难度的技巧上的巨大创制,虽然也经过时大彬以前的父辈们(包括时鹏、董翰、赵梁、元畅四大家在内)的共同实践,但时大彬是集大成者。经他的总结力行,成功的创制了紫砂传统上的专门基础技法。

《紫砂陶史概论》

他的制壶技法一改早期斫木为模的制法,完全改用槌片、围圈、打身桶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这不能不说是紫砂技艺上的飞跃。南京、上海、扬州三处博物馆珍藏时大彬茶壶,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格调。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鉴赏:

  1. 时大彬的壶采用紫砂料,精选纯净,加工细致,一改早期砂器类似缸坛原料的粗气
  2. 重视砂泥原料色泽的调配,讲究器物烧成后的表面润泽效果。因之,在幼细的粉料中掺进较粗大均匀的颗粒,即所谓“或杂以砂钢土”,这就显得朴雅、坚栗,妙不可思
  3. 改进了烧成工艺,将制成品用匣钵装入窑,使烧成后火候得当、色泽纯正,也免沾缸坛釉泪。《阳羡茗陶录》说的“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并不夸张。总之,在器皿造型艺术上的造诣和技巧手法上的熟练,形成了他个人的独特风格。

《宜兴紫砂壶艺概要》

时大彬的贡献在于:对砂艺开创时期技艺法则的创造性革新,这是后辈从业者都应为之歌颂功德的;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世留下稀世杰作,创紫砂艺术陶文化的先河。

《紫砂陶史概论》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
首页
分类
拍卖
购物车
我的